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30日 星期六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佛光新聞> 恭聆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 信眾分享聞法心得

佛光新聞

字級

恭聆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 信眾分享聞法心得

【人間社 洪佩蓮 大樹報導】 2022-03-14
「2022人間佛教信仰系列」首場觀音信仰論壇「有法可依:觀音信仰的經典與法門」3月12日於佛光山藏經樓法寶堂舉行,禮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,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、西北大學玄奘研究院院長李利安教授主講,本場講座採實體及線上同步播出,吸引千餘位樂法者共襄盛舉。
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黃明侃分享:心保和尚提到大師年幼時燃點戒疤燒傷頭頂,誠心禮拜觀世音菩薩後有著不可思議的靈感故事;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,《普門品》中提到,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,入火不燒、入水不溺,千手千眼尋聲救苦、饒益有情,慈悲拔苦予樂即是觀音。大師也效法觀音菩薩的慈悲胸懷,創設「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」目的是鼓勵大家,並促進社會更和諧。

心保和尚在講座中提到:「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有糾紛、有煩惱,是因為以『佛』的標準要求平凡人,所以,要求的人與被要求的人都會心生煩惱。」黃明侃說,大師教導大眾行四給——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歡喜;行三好——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,就是要我們落實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法門。更要切記大師的話:「念觀音、拜觀音、自己做觀音」。

黃明侃也舉出,李利安教授談中國漢傳佛教觀音信仰傳播的五個階段,從最開始大家稱念觀音聖號,祈求觀音保祐、解除現實苦難,一直發展到人人爭作觀音的主動型修行實踐,觀音宗教文化和觀音世俗文化得到進一步弘揚。
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委員黃景昱說,小時候就跟爺爺接觸台灣五大龍山寺,主祀觀音菩薩的鳳山龍山寺。下午在佛光山法寶堂聆聽觀音信仰,有法可依。一邊思惟著演講者的法義,一邊回憶起小時候禮拜觀音的甜蜜影像。黃景昱感謝人間佛教研究院的課程活動,讓他深入了解觀音菩薩的慈航普渡、拔苦與樂,更能升起對觀音修持法門的深入。

國際佛光會高雄文雅分會會員廖順德分享,謹記心保和尚說,「求觀音、拜觀音,不如自己做觀音」,許多學佛人以佛的標準要求平凡人,造成彼此的煩惱,又何必呢?廖順德同修鍾鳳珠說,他與觀世音菩薩的緣很是深厚,每當遇到困境、心中糾結時,誠心禮拜觀世音菩薩、稱念菩薩聖號,不安、心煩即化為清淨,他發願學習觀音菩薩精神,給需要的人帶來慈悲與溫暖。

鳳邑慈聖會執行長劉錦燕說,感謝中華傳統宗教總會的安排,今日得以恭聆心保和尚開示。劉錦燕曾任醫院護理師,現任職於衛生局,從事醫療工作,在醫院裡每天看到許多生老病死的無常示現。幸好,他從小就禮拜觀世音菩薩,遇到任何困境,觀音菩薩是他心靈的力量,支撐著他、陪伴著他,聽到心保和尚開示後,他發願要學觀音菩薩精神,以自己的專長服務人群、幫助需要的人,他深信付出後,收穫最多的會是自己。
12345678910第1 / 932頁
追蹤我們